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。辄:就;咎:怪罪,处分。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。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事往往获罪。出自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成语出处【典故】:
唐朝时期,韩愈学识渊博,被任命监察御史,因反对宦官利用"宫市"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,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,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,他作《进学解》感慨自己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上一篇:传达室
下一篇:且末县
相关文章
szd
09月06日
十五的月亮像什么
世界第一个人是谁
09月05日
朱裳
一个亿够花一辈子吗
什么而生畏
最新文章
羊毛大衣能水洗吗
蝼蛄吃什么
奶茶危害
印尼宽带广告
铜鼓嶂
六月飞霜
热门文章
五星级酒店标准
邓伦作品
12星座排行榜
晴天下雪
it是干什么的
易贡